然不以痹名者,以非风寒湿之痹,乃因火方有执曰:痹,湿病也。阳明病,本应自汗出,医误以为风邪,更重发汗,病已差,尚微烦不了了者,此大便必□故也。
今但头汗出,往来寒热,心烦者,无阳明证,知为少阳表热,郁而不和,上蒸之头汗也。病人云:实咽中痛,虽尔,今复欲下利。
若脉浮发热,渴欲饮水,小便不利者,猪苓汤主之。三阳合病,脉浮大上,关上,但欲眠睡,目合则汗。
恶风不欲去衣者,以重伤,故恶甚也,甘草益气和中,附子温经散湿,术能胜湿燥脾,桂枝祛风固卫,此四物者,所以为风湿相抟之的药也。曰一逆者,若汗、若下、若火也;再逆者,汗而复下,下而复火也。
一眩冒而阳升不返,一息高而气根已铲,同一理而分见其证者也,故仲景俱以死期之。如阳明病,□满不大便而呕,舌上白苔者,以小柴胡汤,及太阳病下之里虚懊□,舌上如苔者,以栀子豉汤之类,是随胸中有寒,丹田有热化者也。
六经皆有下利之证,惟少阴、厥阴为难治。此互详上条手足逆冷不治之义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