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、甘草之甘,补中气也,然桂中有辛,同用之足以益卫气而实表;芍药之酸,收阴气也,桂中有热,同用之足以利荣血而补虚,此方以建中名者,创建中气,使其生育荣卫,通行津液,则表不虚而身痛自愈矣。伤寒结胸项强,如柔痉状,此方下之则和。
本方加防风,名甘桔防风汤∶治同。惟附子、肉桂,能入肾命之间而补之,故加入六味丸中,为补火之剂。
再加半夏,名六君子汤∶治气虚有痰,脾虚寒胃痛,或腹痛泄泻。气倚之如雾覆渊,不知节啬,则百脉枯槁,交接无度,必损肾元,外虽不泄,精已离宫,定有真精数点,随阳之痿而溢出,
厥阴篇曰∶大汗出,热不去,内拘急,四肢痛,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,四逆汤主之,按∶厥阴证四肢厥冷,指甲青,脉沉疾,按之有力者为阳厥,当下之,宜大承气汤;如脉沉迟,按之无力者,则为阴厥,宜四逆汤,更须速灸之。不用汤液而用丸剂,何也?
此手太阴、足少阴药也。关开即不用茯苓、牛膝、车前而水亦下;关闭则车前、茯苓用至无算,抑莫之如何矣。
又法∶将孕妇倒竖,胎转而小便自通矣。 故申之以常须识此,勿令误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