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补阴益气以来,痎邪已去,尚有微热者。兹故略于伤寒,而详于伏邪温热诸证。
夫栀子色赤、味苦、性寒,能泻心中邪热,又能导火热之气下交于肾,而肾脏温。又曰:吐血三要,已得闻矣,敢问三要之症,如何辨认?
又岭外海风异常,稍中人则为病,坐卧易衣时当慎也。火不止燥,燥即枯焚,故为病重。
方书皆谓南方天气温暑,地气郁蒸,阴多闭固,阳多发泄,草木水泉皆禀恶气。乃张洁古误以静而得之为中暑,中暑者阴证,李东垣宗之曰:或避暑热于深堂大厦,其病头痛身疼,恶寒发寒无汗,为房室之阴寒所遏,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,大顺散主之。
然世之业俞雷者,所在而有其庸庸者无论矣,即专门名家,或拘于偏见,或泥于古方,可以偶一弋获而未可以百发百中,诚欲得医之意,必万全而无害者,不数数觏,予自宣抚粤西,以四时皆夏,一雨成秋之风土,时婴小疾,未暇延医,间尝就验方以意为之,无不应手立瘥。见五绝者不治,口开心绝,手撒脾绝,眼合肝绝,遗尿肾绝,声如鼾呼肺绝。
后忽左边软弱,不能步履,麻木冷汗出者,是先天真气已衰于左,不复充盈。每早晚开水服三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