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带症之脉,余阅之甚多,往往两寸浮大无力。不应利水,利之似反伤阴,不知用利药于地黄之内,正取其利,以行其润之之力也。
《医略十三篇》,乃京口蒋君宝素手著。法宜下夺为主,方用大承气汤主之,解见上。
至午即愈,乃阴长阳消,阳不胜阴,故热退。 暂以吴氏达原饮,观其进退。
此病既是真气欲竭,在中宫之界,非附子不能挽欲绝之真阳,非姜、术不足以培中宫之土气,用于此病,实亦妥切。值长安大疫,西使请烧一枚辟之。
盖始为寒,而终成热,同气相求,伤寒遇寒则发。《五行传》曰:南方淫惑之气所生,故谓之蜮。
所谓温燥者,指邪入阳明燥地,伏而不出言之也。虽病风热,而液尚未衰,则亦不渴,岂可止言渴为热而不为寒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