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微苦,无毒。但性专温散,故阴虚劳嗽,风热燥咳,不可误用,用之嗽必愈甚。
惟新产妇忌之,恐气骤行动血也。观《本经》诸品,不出活血舒筋之用也。
发明白藓皮气寒善行,味苦,性燥,足太阴、阳明经去风湿热药也。得桂枝、甘草、姜、枣名桂枝附子汤,治风湿相搏,身体疼烦不能转侧。
藏器有云∶水银入耳能蚀人脑,令人百节挛缩,但以金银着耳边即出;头疮切不可用,恐入经络必缓筋骨,百药不治。发明葵以蜀中最胜,种类最多,其子入药。
抱朴子云∶禹余粮丸日再服,三日后令人多气力,负担远行,身轻不饥,即《本经》轻身延年之谓。刮骨取牙,玉簪根干者一钱、白砒三分、白七分、硼砂三分、威灵仙三分、草乌头一分半为末又名急性子发明凤仙子性最急速,故能透骨软坚、通窍搜顽痰,下死胎、积块、噎膈、骨鲠。
唐·元希声治瘫痪,有侧子汤,见《外台秘要》。又升麻葛根能发痘,惟初发热时可用,见点后忌服,为其气升发动热毒于上,为害莫测,而麻疹尤为切禁,误投喘满立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