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5]趾骨受伤,多与跗骨相同,惟奔走急迫,因而受伤者多,治法与跗骨[1]两钓骨,名曲颊,即上颊之合钳,曲如环形,以纳下牙车骨尾之钩者 [2]打仆损伤,耳肿腮硬,牙关紧急,嚼物不合 <1>宜内服正骨紫金丹按、方剂:[1]正骨紫金丹:见颠顶骨伤 [2]万灵膏:俱囟骨伤[1]两颧骨者,面上两旁之高起大骨也。【注】[1]公孙二穴,是足太阴脾经穴也,通于冲脉; 内关二穴,此二穴是手厥阴心包络穴也。
[6]从承光后行一寸五分,侠督脉之百会穴,傍开一寸五分,通天穴也。有名为火焰疔者,多生于唇、口及手掌指节间,初生一点红黄小疱,痛痒麻木;甚则寒热交作,烦燥舌强,言语疏忽,此属心经毒火而成也。
【注】[1]耳郭者,耳轮也。承扶臀下股上约,下行六寸是殷门,从殷外斜上一寸,曲膝得之浮□寻,委阳承扶下六寸,从□内斜并殷门。
【注】[1]背者,后身大椎以下,腰以一之通称也。手太阳经小肠穴,少泽先于小指设,前谷后溪腕骨间,阳谷须同养老列,支正小海上肩贞,臑俞天宗秉风合,曲垣肩外复肩中,天窗循次上天容,此经穴数一十九,还有颧□入听宫。
【注】[1]前额发际之下,两眉之上,名曰额。[3]百劳穴,主治满身发热,虚汗盗汗津津不止。
【注】[1]凡针毕拔针,最要精详,不可轻率忙乱也。 ) [3]腕至中指本节,长四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