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于昼者为阳,邪浅在阳分也;发于夜者为阴,邪深在阴分也。发汗以外达之,甚而泻夺以下达之,无非达也,安在其泥于吐哉?
疫证失下,或挟热下利,脉沉,久不下之,致津液枯竭,后虽下,里证去矣。即《经》所云噫气,由气不得舒,故嗳以出之,理与呃逆通。
然必有所闭遏乃然,有为寒气所闭者,有为热气所闭者,有为水饮痰食及血,诸有形之物所闭者。虚实宜辨,表虽微热,脉不甚数,口不渴者,是虚痞。
若虚热,则是戴阳症也,不用热剂温肾以引火归原,而反用寒凉,殆矣,审之。血瘀郁痛者,则夜痛不止,加姜黄、灵脂、红花。
凡见有表复有里之病,必先攻里,里邪去而后得汗。口苦无皮,中气虚热,清热补气汤。
百病皆生于郁,人若气血流通,病安从作?言四肢闷,住而不去,或走注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