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际正当用桂、麻二汤,或麻杏石膏等汤,以解太阳之邪,邪气解而风热即不生,何抽掣等症之有乎?且瘴之为病,土人反重,外人反轻,盖土人淫而下元虚,又浴于溪而多感冒,恣食生冷酒馔,全不知节,所以重也。
其草多生沃壤,高三尺许,节叶相对,当夏五月以来收之。 二气均平,自然百病不生,人不能使之和平,故有盛衰之别,水盛则火衰,火旺则水弱,此阴症、阳症所由来也。
其中更有至妙者,黄柏之苦,合甘草之甘,苦甘能化阴。若此症所现,乃阳旺阴虚之甚,正当用参以扶立极之元阴,元阴盛而周身之阴血自盛,血盛而虚者不虚,病者不病矣。
又阴阳应象大论曰:夏伤于暑,秋必痎疟。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,便可入仲景之门也。
然此非工巧以处之则不可。【阐释】笔者在临症中,常见有患牙齿出血者,医者以为火重而治以清火之剂,多不见效,实由不知其为肾阳不足而致。
若夫热瘴,乃是盛夏初秋,茅生狭道,人行其间,热气蒸郁,无林木以蔽日,无水泉以解渴,伏暑至重,因而感疾。今来者骤然,故直断之曰肾中之阳暴发也,法宜收纳真气为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