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用辛凉之药以解之。 嘉言先生又从而知之,谓冬月伤寒,已称病热,至夏暑湿热三者交蒸,其热十倍,故下痢必先从汗解表。
外症发热恶寒,与伤寒相似,但其脉沈迟弦细,两目圆张,而项背反张强硬,如发痫之状。如弹丸及鸡子黄者,以十梧子准之。
似疟者,与发热恶寒,往来寒热,相似而实非也。动气者,筑筑然跳动者是也。
一曰悬饮,有倒悬之象,以饮后水流胁下,附于募原隔膜之间,肝气内结,咳嗽则吊胁作痛,自必胁下支满。治其人,背天医坐而治也。
在妇人则为寒热似疟,以邪热乃随经而入也。凡肾气有风《太素经》云∶手中指本节至其末,长四寸半。
凡欲发汗,须审其头真痛,项真强,风寒真恶,即当用汤药汗之,不可妄用水攻火劫之法。如未经下而有之,此传经之邪也已经下而有之,此?